第64章 储秀宫

青丝风雷 / 著投票加入书签

58小说网 www.58xs.io,最快更新落神之天最新章节!

    储秀宫,原名寿昌宫,明朝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储秀宫。清沿明朝旧称,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重修。

    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慈禧刚进宫被封为兰贵人时,曾在储秀宫丽景轩居住。继而被封为懿嫔,于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在丽景轩生下了载淳(即同治皇帝)。

    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已居长春宫的慈禧太后,为庆祝五十岁生日,移居此宫,并重修宫室,耗费白银六十三万两。院内游廊墙壁上的题词,即当时大臣为慈禧祝寿的万寿无疆赋。

    储秀宫是慈禧一生中最重要的宫殿。慈禧五十大寿移居储秀宫是值得推敲的。第一,慈禧在这里发迹,她唯一的政治本钱同治皇帝,便是在储秀宫的后殿出生的,是抓权的真正政治资本。第二,慈禧十七岁入宫,她的青春都埋葬在此,处处都有记忆。第三,对咸丰帝的眷恋,念念不忘先皇帝对自己的雨露之恩。

    储秀宫是紫禁城内西六宫中最考究的一座宫殿。

    储秀宫庭院中,有两棵苍劲的古柏;台基下东西分设一对铜龙和一对铜鹿。储秀宫外檐油饰采用色泽淡雅的“苏式彩画”,题材有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和神仙故事等;门窗都是以质地优良的楠木雕刻的“万福万寿”和“五福捧寿”花纹。

    最近,储秀宫内有一个新鲜事,那就是电灯了。

    皇宫之内,有电灯的时间也有好几年了,不过储秀宫内的电灯,还是极为少见的。

    最近一些时日,储秀宫内的电灯徒然增加了很多,几乎遍布了各个角落,就连膳房,厕所,就安置了极为亮堂的“电灯”。

    近年太后的身体已经衰老化,最明显的就是怕黑,视力开始下降,畏寒,多梦。

    皇宫之内,勾心斗角,就算她这样的贵人,也身不由己,要时时防着那些推行新政的改革派重臣,联合皇帝,剥夺了自己的大权,换取掉大好江山……

    这是她所不能容许的!

    所以每当夜晚,她有精力的时候,都会根据需要,查阅各种卷宗和奏折,以及一些密报和信件,随时观察着朝廷上下的势态和动静。

    她已经老眼昏花了,尽管还没有昏聩,但是要夜晚查看书卷,电灯是很重要的一个道具。

    近些日子,她老是做一些很奇怪的梦,那些说不上来的魔幻玄奇,犹如亲身经历,但是醒来之后,却又忘得一干二净。

    冥冥中,她感觉会有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将要发生,关于一些无法解释的神秘感知,她只能和鬼神之类的玄说联系起来。

    天象预兆,古往今来的帝王都深信不疑,钦天监,就是这方面的专职部门,有些事件,她很想在钦天监找个资深人士,秘密察询一番……

    钦天监的职员,其实那几个要员不过是皇族加派的闲置,真正有学问的人,官位都不怎么高。

    她坐在书房里,在明亮的电灯光下,仔细查寻着钦天监那些有着真正学问的职员名单,渐渐的,忽然有了一丝心惊肉跳的悸动。

    她唯一皱眉,凝目看去,上面一个人的名字,便引起了她的注意。

    “五官保章正,正八品。”

    “周林军?”

    太后忽然倒吸了一口凉气,她渐渐想起了这个让自己有些心惊肉跳的人名。

    若真是三年前那人,这就大有蹊跷了!

    她凝视良久,心神不宁起来,开始出现了烦躁嗔怒的情绪。

    “小德子!”她略微大声地叫唤道。

    窗帷之后,走出一个十七八岁,相貌清秀至极的小太监,右手一个拂尘,微微一拂,躬身脆声道:“奴才在。”

    “传刑部侍郎林天放,速速进宫密见哀家。”

    京城之夜,向来都是通宵灯火。

    尽管有宵禁之律,却无法管制一些贵族宴会,烟花之地。

    林府的管家,就是在一家妓院找到林天放的。

    林天放是个好官,至少在皇朝之内,不是肮脏一气之辈。

    他有些情义,有些正直,却也一直委曲求全。以他这种性格,能做到一个朝廷二品大员,绝对是极限了。

    就算玩弄于风月场合,也无损于他是一个好官。

    三十五岁了,他依然没有婚配,这种年龄的男人,不在这种地方发泄一番,反倒不正常了。

    太后深夜召见,显然绝非寻常!

    他可以肯定,三年前的那件大事,终究是会暴露的,但是就算搭上自己甚至全族的性命,也在所不惜。

    因为那件事,关乎的不仅仅是某个人,而是整个国家的气运,甚至整个世界的存亡!

    刑部侍郎,相当于一个国家公检法部门的部长级别。

    如果他都冒死要掩盖的事,那绝对是不可思议的大事故!

    “遣散所有家仆丫鬟,直系亲族,今夜出城。林忠,我此去恐怕再无归路,依照我当年的吩咐,多多保重,好自为之……”

    这是林天放这夜临进宫之时,给管家林忠留下的最后一番话。

    之后的一个时辰,林府悄悄亮起了灯光,人影憧憧,所有林府的人,都在低声哀泣着,悲叹着,惊惶又冷静地四处收拾细软,在后院架上马车,驶出了后门。

    老管家林忠的心情尤其沉重,也极为悲凉。

    看老爷今夜的话语,林府将有大祸临头!

    三年了,老管家不知道老爷惹上了什么祸端,但是蛰伏等待这个祸端的三年里,他也一直祷告只是一场虚惊,瞒天过海。

    他只知道,这个祸端,和三年多前,京城一家老字号“凤凰书局”大火有关。

    那场大火,烧毁了十三家房屋,四十七户人家,一百八十二口人,全部罹难。

    全权处理这个事故的结案人,就是林天放。

    林天放也因为此案,被提拔为侍郎。

    该来的,终究是来了!

    这就是天意。

    古人,都信奉天意命数。

    林府的三架马车,承载的是林家直系亲族十七口人。

    但是才驶出后门的小巷子,在街口被停下了。

    林忠跳下马车,走了过去,定睛一看,便有些忐忑不安起来。

    拦住他们的不是预想中的官兵,而是一个身形极为高大的道士,此人一脸大胡子,相貌极为奇异,犹如那地狱来的判官。

    “林忠,你们这是要到哪里去?逃离京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贫道算过你家主人命数,还有三年寿辰,三年之后,林府会被朝廷封赏,林家三个儿子,都有富贵父荫。”

    林忠有些迟疑地走上前去,昏暗的灯光下,渐渐认出了此人相貌,不由惊喜交加地弯腰便拜:“原来是燕大侠,您可来了,我们林家,算是有救了!”

    …………

    储秀宫内,太后的书房。

    林天放伏地不语,他的脸几乎贴到冰冷的地板上,甚至感觉到脖颈上有一种的莫名的冷锋。

    “林侍郎,这是怎么回事?”太后冷然哼了一声,一甩手,把那册钦天监的官员档案卷宗丢到了林天放眼前的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