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4

长青 / 著投票加入书签

58小说网 www.58xs.io,最快更新说话到位事半功倍最新章节!

    周道台听完,倒吸了一口凉气。他在浙江一带,素无朋友,也不认识什么巨富,此事难办!

    何师爷借机又点化他,说:“全省官吏中,唯湖州王有龄能干,又受黄大人器重。其契弟胡雪岩又是江浙大贾,仗义疏财,可以向他求救。”

    一提王有龄,周道台顿时变了脸色,不发一言。

    何师爷知道周道台此时的心思,于是又对他陈述其中的利害,听得周道台又惊又怕,想想确实无路可走,于是次日凌晨便来到王有龄府上。王有龄虚席以待,听罢周道台的来意,王有龄沉吟片刻,道:“这件事兄弟我原不该插手。既然周兄有求,我也愿协助。只是所获好处,分文不敢收,周兄若是答应,兄弟立即着手去办。”

    周道台一听,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赶紧声明自己是一片真心。

    两人推辞半天,周道台无奈只得应允了。于是王有龄到巡抚衙门,对黄巡抚说自己的朋友胡雪岩愿借资购船,事情可托付周道台办。

    巡抚一听又有油水可捞,当即应允。

    周道台见王有龄做事如此厚道大方,自惭形秽。办完购船事宜后,亲自到王府负荆请罪,两人遂成莫逆之交。

    从这个故事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细细体会胡雪岩、王有龄办事过程中的说话技巧,这个连环计策的成功,既是智慧的胜利,更是善于卖乖、会说话的结果。

    7.谦让他人有好人缘

    ——给人实惠又赚人情的说话技巧

    说话办事不分家。我们说一个人会办事,同时意味着这个人会说话,尤其意味着这个人会说人情话、卖乖话。胡雪岩就是这样一个办事说话的卖乖高手,并借此在晚清的商场、官场留下好人缘。

    胡雪岩做生意,把人缘放在第一位。“人缘”,对内指员工对企业忠心耿耿,一心不二;对外指同行的相互扶持、相互体贴。

    如开阜康钱庄时,为了消除信和钱庄的疑虑,他声明:自己的钱庄将不会挤占信和钱庄的生意,而是在外新辟门路,浙江海运局的钱款往来将按原本约定的由信和钱庄经营。这样一来,信和钱庄不是多了一个对手,而是多了一个伙伴,自然疑虑顿消,转而真心实意支持阜康钱庄。在胡雪岩以后的经商生涯中,信和给了他很大的帮助,这还要归功于他当初没有抢了信和生意的那份情谊。

    甚至对于利润极丰的军火生意,胡雪岩也注意宁可抛却银子,也不得罪同行的准则。军火生意利润不薄,但风险也特别大,要想吃这碗“军火”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胡雪岩凭借他已有的商业基础,依靠他在漕帮的势力,很快在军火生意上走上了正道,着实做了几笔大生意。这样,他在军火界也成了一个有头有面的人物了。

    一次,胡雪岩打听到一个消息说从外又运进了一批先进、精良的军火。消息马上得到进一步的确定,胡雪岩知道这又是一笔好生意,做成一定大有赚头。他即刻找外商联系,凭借他老到的经验、高明的手腕,以及他在军火界的信誉和声望,胡雪岩很快就把这批军火生意搞定。

    正当春风得意之时,他听商界的朋友说,有人在指责他做生意不仁道。原来外商已把这批军火以低于胡雪岩出的价格,拟定卖给军火界的另一位同行,只是在那位同行还没有付款取货时,就又被胡雪岩以较高的价格买走,使那个同行丧失了赚钱的好机会。

    胡雪岩听说这事后,对自己的贸然行事感到惭愧。他随即找来那位同行,商量如何处理这事。那位同行知道胡雪岩在军火界的影响,怕胡雪岩在以后的生意中与自己为难,所以就不好开列条件,只好推说这笔生意既然让胡老板做成了就算了,只希望以后留碗饭给他们吃。

    事情似乎就可以这么轻易地解决了,但胡雪岩不然,他主动要求这位同行把这批军火“卖”给他,同样以外商的价格,,这样那位同行就吃个差价,不需出钱,更不用担风险。事情一谈妥,胡雪岩马上把差价补贴给了那位同行。那位同行甚为佩服胡雪岩的商业道德。

    如此协商一举三得,胡雪岩照样做成了这笔好买卖;没有得罪那位同行;博得了那位同行衷心的好感,在同业中声誉更高。这种通达的手腕日益巩固着他在商界的地位,成为了他在商界纵横驰骋的法宝。

    不夺人之美,是胡雪岩圆融的处事方式的具体体现。他一直恪守这一准则。

    胡雪岩在外经商多年,尽管自己不愿意做官,但和场面上人物来往身上没有功名,显得身份低微,才买个顶戴。后来王有龄身兼三大职务,顾不了杭州城里的海运局,正好胡雪岩捐官成功,王有龄就说要委任胡雪岩为海运局委员,等于王有龄在海运局的代理人。

    对此,胡雪岩以为不可。他的道理也很简单,但一般人就是办不到,其中关键,在于胡雪岩会退一步为别人着想。胡雪岩直告王有龄,海运局里有个周委员,资格老、辈分早,如果王有龄卸任,应由周委员替代才是,如果贸然让胡雪岩再坐上这个位子,等于抢了周委员应得的好处。反正周委员已经被他收服,如果由周某代理当家,凡事还是会与胡雪岩商量,等于还是胡雪岩幕后代理。既然如此,就应该把代理职位赏给周委员。

    这样一来,胡雪岩避免了将周委员的好处抢去,也避免了为自己树敌。所以说,他的“舍”实在是极有眼光、有远见的。

    利用同样的观念,胡雪岩还曾帮助了王有龄一次。王有龄官场得意,身兼湖州府知府、乌程县知县、海运局坐办三职,王有龄在四月下旬接到升迁派令,身边左右人等无不劝他,速速赶在五月初五端午节前接任职位。之所以有这等建议,理由很简单:尽早上任,尽早搂到端午节“节敬”。

    清代末年,红包回扣、孝敬贿赂乃是公然为之,蔚为风气。风气所及,冬天有“炭敬”,.夏天有“冰敬”,一年二节还另外有额外收入,称为“节敬”。浙江省本来就是江南膏腴之地,而湖州府更是膏腴中的膏腴,各种孝敬自然不在少数,王有龄四月下旬获派为湖州知府,左右手下各路聪明才智之士无不劝他赶快上路,赶在端午节前交接。如此一来,刚上任就能大搂“节敬”。

    王有龄就此询问胡雪岩的意见,胡雪岩却说:“银钱有用完的一天,朋友交情却是得罪了就没得救了!”他劝王有龄等到端午节之后,再走马上任。

    胡雪岩之所以这样建议是从多方面考虑的,王有龄不是湖州第一任知府,在他之前还有前任,别人在湖州府知府衙门混了那么久,就指望着逢年过节的‘‘节敬”,王有龄名正言顺可以在端午节前接事,抢前任的“节敬”。可是,这么一来,无形中就和前任结下梁子,眼前当然没事,但保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发作。要是将来在要命关键时刻发作,墙倒众人推,落井猛石下,那可就划不来了。

    胡雪岩深深明白,江湖上有云:“你做初一,我做十五;你吃肉来我喝汤。”这意思是说,为人处事好处不能一个人占绝,干事情不能吃干抹净,一点后路都不留给别人。人总得替人家想想,自己不仅没有损失什么,却颇能让别人见情,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