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书中出现的历史人物

吝啬依然 / 著投票加入书签

58小说网 www.58xs.io,最快更新满清异姓王最新章节!

    这是一本穿越历史,无可避免的要出现很多历史上的人物,有据可查的,我尽量按照历史写;资料太少的,会给我很大的操作空间;至于原本已死本书依旧出现的,不过是圆自己梦想而已,请诸位读友大大不要太过深究。

    本文会不定期添加内容,一些我自己没有想到的,也希望广大读友书评区提醒,先说声谢谢。

    第一章出场人物:

    叶凡,善宝,和珅三者为一。由于是本书主人公,加之有关记载颇多,略过不提。

    钮祜禄·常保(1712—1760),满洲正红旗人,钮祜禄·鄂罗尔善子,和珅的父亲。世袭三等轻车都尉。由于其堂叔阿哈顿色在跟随康熙皇帝出征准噶尔时英勇阵亡,特赐予常保为一等云骑尉。乾隆下江南时,常保随行保驾到福建。因福建封疆大吏无作为,乾隆下令改政,常保便被提升为福建省兵马副督统。乾隆二十五年在福建任上病逝。为人中正平和,做官清正廉明。(此处摘自百度百科,常保职务一说福建都统,文中按照都统所写)

    第二章出场人物:

    十五阿哥:乾隆退位后继位的皇帝,史称嘉庆,后文戏份较大,加之历史记载颇多,略过不提。

    伍弥泰:(?—1786)伍弥氏,蒙古正黄旗人,副将军三等伯阿喇纳子,清朝大臣。官至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赠太子太保,谥号文端。常保原配去世后所娶的续弦是伍弥泰的女儿,历史上并无记载此女姓名,书中托名伍弥氏,因戏份很多,后文中会正名,自然也是我随心所取,读友莫喷。

    和琳:(1753-1796),满洲正红旗人,钮祜禄氏,字希斋。清朝权臣和珅弟。乾隆时由生员补吏部笔帖式,历任兵部侍郎、工部尚书等职。骁勇善战,行事节俭,与顾命大臣福康安有深交。乾隆六十年(1795年)赴贵州从福康安镇压石柳邓领导的苗民起义,次年福康安死,他代为主帅,在围攻平陇战役中染病身亡,追封一等公爵,年仅43岁。乾隆晋赠其为世袭一等公爵,谥“忠壮”,赐祭葬,配享太庙。有一子丰绅宜绵以及女儿二人,长女嫁与质亲王永瑢之子绵庆为嫡福晋。(此处摘自百度百科,因历史并无记载和琳原名,书中托名福宝,随心而取,日后自然正名,读友莫喷)

    英廉:(1707—1783)字计六,冯氏,内务府汉军镶黄旗人,清朝大臣。历史上和珅的岳父,和珅的发迹跟他有直接的关系。官至东阁大学士(汉军授汉大学士自他而始),直隶总督,加太子太保。 和珅的妻子历史无名子记录,冯雯雯是我随意而取,若有读友能够找到真正的名字,可以书评区提醒我,若找不到,只能一直用这个名字了。

    第五章出场人物:

    傅恒:(约1720—1770年),富察氏,字春和,高宗孝贤纯皇后之弟,满洲镶黄旗人。乾隆时历任侍卫、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等职,授一等忠勇公、领班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平叛伊犁统帅,谥文忠。撰写《钦定旗务则例》、《西域图志》、《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等书。嘉庆元年五月,以子福康安平苗功,追封郡王,配享太庙,入祀贤良祠。(以上内容摘自百度百科,傅恒是乾隆时期非常有名的大臣,褒贬不一,本文会对其做些有趣的探讨,当然只是戏说,不做历史依据,还往诸位读友莫喷)

    福康安:(1754-1796年),富察氏,清满洲镶黄旗人,字瑶林,号敬斋。清高宗孝贤皇后侄,保和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赠郡王衔傅恒子。历任云贵、四川、闽浙、两广(广西、广东)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乾隆时以勋戚由侍卫授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出从阿桂用兵金川,事后即任封疆大吏。后平甘肃回民田五起事,平定台湾林爽文起事,驱逐廓尔喀侵略军,平定苗疆起事,累封一等嘉勇忠锐公,进封嘉勇忠锐贝子。嘉庆元年五月卒,追封郡王,配享太庙,入祀昭忠祠、贤良祠。(此人大大有名,居然有书友把其认作了《还珠格格》当中的福尔康,让我不禁一笑,特将生平贴之,以正视听——此人戏份很多,一些戏说之处,精通历史之人请一笑而过,莫做深究)

    十一阿哥:爱新觉罗·永瑆(1752-1823年),字镜泉,号少厂,别号诒晋斋主人,清高宗第十一子,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佳氏。乾隆五十四年封成亲王。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加上得天独厚的条件,得窥内府所藏,而自藏又甚富,书名重一时。永瑆楷书学赵孟頫、欧阳询,小楷出入晋唐,其书法用笔俊逸,结体疏朗,风格典雅。行草书亦纵逸深厚,颇具风采。博涉诸家,兼工各体,与刘墉、翁方纲、铁保并称清中期四大书家。嘉庆九年上谕称:“朕兄成亲王自幼专精书法,深得古人用笔之意。博涉诸家,兼工各体,数十年临池无间,近日朝臣文字之工书者,罕出其右。”(内容摘自百度百科)

    第十一章出场人物:

    高恒:(?—1768)字立斋,满洲镶黄旗人,大学士高斌子,清朝大臣。高恒的姐姐是乾隆的妃子,因故颇受乾隆宠爱,曾任两淮盐政,内服大臣,吏部侍郎。三十三年,两淮盐案事发,牵连到高恒,乾隆震怒,判斩立决。(书中关于他的描写会有些出入,希望广大书友莫喷)

    令妃:孝仪纯皇后(1727年10月23日——1775月2月28日),魏佳氏,内管领魏清泰之女,祖父内务府总管武士宜。 后家魏氏,本正黄旗包衣。乾隆四十年(1775年)奉旨将令懿皇贵妃之外戚人等由内务府拨出编立本旗,抬入满洲镶黄旗。嘉庆二十三年正月,奉旨修改玉牒,于玉牒内孝仪纯皇后之母家书写为魏佳氏。 雍正五年(1727年)九月初九生,比乾隆帝小十六岁。 初入宫, 乾隆十年初封魏贵人,同年册为令嫔。 乾隆十三年晋令妃。二十四年晋令贵妃。 乾隆三十年五月初十晋令皇贵妃。嘉庆皇帝的生母。

    第十二章出场人物:

    刘统勋:(1698-1773),字延清,号尔钝,清内阁学士,刑部尚书,高密县逄戈庄(原属诸城)人。刘墉之父。雍正二年进士,授编修,乾隆年间累官至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尚书房总师傅,内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及军机大臣。为官清廉,颇能进谏,参与《四库全书》编辑,并担任《四库全书四》正生总裁。乾隆三十八年卒,谥文正(文人死后谥号文正是很了不得的一个荣誉,范仲淹得过,曾国藩得过,刘统勋也得,想来在乾隆心目中的地位很高。在本书中的形象,由于受电视剧《天下粮仓》影响,所以我将其刻画为一个外表冷面阎王,实则忠心耿耿,有情有义的人——恐有不符历史处,还望诸位方家一笑置之。)

    第十四章出场人物:

    明瑞:(?—1768年),富察氏,字筠亭,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名将。在平定阿睦尔撒纳的叛乱中立下战功;后在征缅甸的战役中被包围,力战后自杀。明瑞是高宗孝贤皇后兄傅文之子,孝贤皇后、傅恒之侄,福康安堂兄。(历史上并未出任过九门提督职务,书中为情节需要改变,实乃万不得已,莫喷)

    第十五章出场人物:

    弘昼:(1712年-1770年),雍正帝第五子,康熙五十年十一月廿七出生,雍正十一年封和亲王,母纯悫皇贵妃耿氏,子永璧等。弘昼为历史上著名的荒唐王爷,喜好办丧事,吃祭品,但亦有历史学家指他其实是为免卷入弘时和弘历对皇位的争夺而以“荒唐”为名韬光养晦。乾隆三十五年薨,谥恭,是为和恭亲王。(百度百科)

    曹雪芹:约1715或1725年前后—约1763或1764年[1]),男,清代伟大的小说家。名沾,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居士。中国长篇名著《红楼梦》作者。(此人大大有名,不做多述,文中更改起历史,前文圆梦之语,由他而始)

    第十八章出场人物:

    顺天府尹程岩,历史确有其人,不过记载不多,生卒年不祥,本文中戏份不大,属于打酱油的角色,后文或再有出场处,莫做深究。尹家铨同上。

    第二十章出场人物:

    乾隆:著名的十全老人,记载实在太多,不作细表,略过不提。

    阿里兖:(?—1777),满洲镶黄旗人,钮祜禄氏。字松崖。清初五大臣钮祜禄·额亦都、和硕公主曾孙,大臣钮祜禄·遏必隆孙,大臣尹德之子,钮祜禄·讷亲弟。清朝大臣文中出现时期正是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卒于军中,谥襄壮,祀贤良祠。以丰升额金川功,追加封号为果毅继勇公。子丰升额、倭兴额、色克精额、布彦达赉。

    于敏中:(1714年—1779年),字叔子,一字重棠,号耐圃,江苏金坛人。乾隆二年(1737年)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在乾隆朝为汉臣首揆执政最久者。乾隆三十八年,诏议开馆校书,初刘统勋反对,于敏中主力开馆。四库全书馆开,于敏中为正总裁。于敏中擅长翰墨,书风近董其昌,是当时颇有影响的书法家。卒谥文襄。有《临清纪略》。(内容摘自百度百科)

    未完待续……

    忙了将近一个半钟头才将前二十章出场的人物写完,这才想起更新的事还没着落,呵呵,看我辛苦的份上,给个收藏鲜花啥的吧,谢谢,去码字了——此文会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