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三)

王千马 / 著投票加入书签

58小说网 www.58xs.io,最快更新媒体这个圈最新章节!

    "新扒粪运动"第一扒,扒向了一家国有单位。这家国有单位在行业内算是翘楚,可以叫做大名府吧,深为当地领导所喜欢,所以家中只要有亲属,都尽可能地往大名府里安排。以这样的对象为运动祭旗,容易振奋人心。

    至于选择它,其实也是有其他原因。因为仗着自己有后台,大名府从来都不把地方小报放在眼里。而在大名府的概念里,只要不是中央级的媒体,都是地方小报,连某某快报都被划分在内,何况某某都市报,以及我们的报社。所以,曹胆当初让粪克郎联系他们,和他们谈广告和报纸征订,他们居然理都不理,直接就给拒绝了。他们说,他们是需要投放广告的,他们有的是钱,他们怕就怕我们消受不起,别到时被他们拿钱给砸晕了,既然上天有好生之德,所以他们也就不能考虑我们。

    气得曹胆直想搬起石头,砸他们的脚。可是他们又自我保护得很好,曹胆就是想做批评报道,一时也找不到命门。只好按下不表,留到日后再说。只是曹胆也没想到,君子报仇,根本就不需要十年,有时十天就足够了。大名府嚣张不久,这天就爆出了一个重大新闻,说这家国有单位的二把手为了争权夺利,居然雇人想将一把手给报复了,结果报复不成,倒闹出轩然大波。

    曹胆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算是迟的了,别的报纸都已经做好这方面的报道,准备第二天见报。这让曹胆有些愁眉不展,觉得自己要是延期才做报道,就失去了新闻的时效性,也就成旧闻了,不妥不妥。可是马上做报道,自己又来不及,即使做,也就成浅闻了,仓促仓促。曹胆于是想,得另外找辙,是活人,就不会被尿给憋死。

    果真,曹胆就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也是同行,而且是大名府当地的报社记者,因为就近,对大名府发生这样的案件,应该有自己独到的认知和判断。所以,绝对可以把他已经写好的稿子,赶紧拿来参考。曹胆能想到他,在于他的脸皮比较薄,好说话,比较容易撬开他那嘴。曹胆还能撬开他那嘴的原因,在于自己在某某快报时,曾经帮助过他,从而建立了友好关系,现在也该轮到他回报的时候了。

    曹胆想得倒好,没想到一联系这个同行,同行也开始吞吞吐吐,不说可以,也不说不可以。他不可能不清楚,自己做的稿子有可能是独家报道,如今被曹胆拿去,那自己四处奔波呕心沥血的辛苦,也就为人作嫁了。

    曹胆急了,连忙拍着胸脯说,好兄弟,你就帮帮哥哥我吧。你总不能看着哥哥我,漏报这么重大的新闻,要是领导一不高兴,就把我给免了,以后哥哥就是有好事,也没办法跟兄弟你分享了。再说,我拿过来也就是作为参考,没有别的意思。

    同行最后没办法,只好把自己写好的稿子传给了曹胆,并再三叮嘱曹胆说话算话,只能参考参考。

    曹胆说,那当然,哥哥我是那种说话不算话的人吗?!

    让人意外的是,拿到稿子后,曹胆却没有亲自动手,也没有交代给粪克郎,而是把牛伟大找进自己的办公室。

    曹胆一脸的慈爱,指着稿子就对牛伟大眉头都不皱一下地说,这是我写好的一份批评报道,也算是打响我们"新扒粪运动"的第一枪。但我是你们的领导,不能好事情都先落在自己的头上。所以我决定,由你来开这第一枪。

    牛伟大有些不知所措,讷讷地说,这怎么行呢?

    曹胆这时便显出大将风度,笑吟吟地止住牛伟大的怀疑,没啥不行的,我说行,它就行。说着又顺势站起来,温和地拍着牛伟大的肩膀,像黑社会的老大拍着自己的小弟,嘴上也不忘进行情感攻势,很煽情地说,我是拿固定工资的人,就是稿子以我的名义发表了,报社也不会给我一分钱稿费,这多划不来。如果你拿过去,按照你的风格,稍微调整一下,署你的名字发表,一个可以拿到稿费,另外一个还可以给你增加工作量。算是我到这边的这些天来,对你照顾不周的弥补吧。你不能不给我这个机会。至于拿到的那些稿费,你也不用给我了,要是实在过意不去,请我去酒吧喝顿酒就可以了。

    牛伟大闻言快感动坏了,有一种失而复得的美妙错觉。想自己此前在新闻中心,呼风唤雨,无啥不做,只盼望着我高升一步,他好接我空出来的位置,不料半路上杀出一个程咬金,硬生生地把自己的梦想给断灭了,而且,连自己在新闻中心的强势地位,也得让位粪克郎和黑棍。这让自己一直就气愤难平,都有吃了曹胆的心。不过,如今的曹胆,从那次给我举行的饯行会开始,似乎也有了亲近自己的心,加上自己也发现,在曹胆的手里,我的地位也有可能不保。这样,就算我不能高升一步,也可能将副主编的位置空出来。于是,牛伟大那种向上进步的**,旧情复炽死灰复燃。

    在此后的编前会上,牛伟大坐得离曹胆更靠近了,再也不会中指像抽风似的在桌面上画来画去,一会儿是sb的s,一会儿是sb的b,却任凭曹胆屈起两指,在自己的面前敲来敲去,像县太爷升堂时,三班衙役一边高喊"威武",一边手持杀威棒敲击着地面,敲得威风凛凛,一片肃杀。同时,牛伟大报选题的积极性又开始起来了,而且拿出的选题都是让人眼前一亮的那种。比如某某省一百多名干部未因集资受调查;比如数百人酒吧火拼;又比如法官死在看守所,一年半后同监犯人说出真相,该法官死于虐待……

    就连曹胆也对他另眼相看,觉得他就是有新闻敏感,什么题材都跑不出他的眼睛,想自己先前冷落他,也实在不应该。

    没想到他们的亲密合作,却气坏了一个人。谁呀。那位同行。同行在给过曹胆稿子后,一直忐忑不安,总觉得稿子离开了自己的手,便由不得自己。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起床上书报摊去买报纸,说确切一些,是买了一份我们的报纸。展开一看,同行的忐忑终于变成了现实,一天的心情都变得非常糟糕。

    曹胆哪里是参考,简直就是剽窃。原文的主要观点基本保留,只是在行文结构上有所调整。不用仔细看,就知道是脱胎于自己的那篇报道。

    更让同行没想到的是,写这篇稿子的记者,署的名居然是牛伟大,和曹胆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