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大胆

旻宁 / 著投票加入书签

58小说网 www.58xs.io,最快更新在古代打酱油的日子最新章节!

    甄夫人身边几个婆子丫鬟一见不敌兰嬷嬷带着的一群粗鄙泼悍的粗使婆子,立马拖着几个太太逃了出去。

    兰嬷嬷也不阻扰她们逃跑,而是带着十来个粗使婆子继续跑到内院和甄夫人安排的搜查的园子的丫鬟扯打起来。

    内院伺候的一般能混到主子身边的都是长相好看标志的年轻丫鬟,少有粗鄙难看的粗使婆子,她们哪里是兰嬷嬷找出来的那些专门干体力活的粗使婆子的对手,三两下就被打得哭天喊地。

    兰嬷嬷收拾完她们,将这一群打着浑水摸鱼的丫鬟撵出了园子,又得了林熙菡的令,将贵重紧要的东西,藏在了衣兜里,带着一帮子粗使婆子,边哭边跑的从国公府一路冲了出去,直往崔府跑。

    路上还不停的哭喊“救命,老太太,天杀,谋财害命”,惹得路人议论纷纷。

    兰嬷嬷原是崔老太太身边伺候的,做过崔大姑奶奶,崔诗韵的乳母,现在一把年纪,头发花白,衣着散乱,脸上还带着些伤痕,带着一群衣裳破烂(打人时被挣扎的人扯开)、面露苦相的中老年妇孺,一路哭喊,话里的意思又让人心惊害怕,怎么不引人注意。

    崔家在京城的宅子是崔大舅母特意挑选清雅方便之处,靠着皇城,方便崔大舅爷上朝来着,这几条街都是文官世家,几多御史均住此处。

    兰嬷嬷没到崔府,半路救被归家的宋御史给遇上了。

    大胤朝上朝早,下班亦早,一般是卯时上朝,哺时归家,就是申时下班(15点至17点)。

    这个时间段,太阳高挂。官员们归家也闲得慌,多是去搞个聚会,逛逛瓦舍什么的,瓦舍就是瓦肆并不是后世理解的勾栏妓院,而是百技演出和商业集市,当然美色误认,那里的青楼妓馆、书苑茶馆比较有名,大胤的贵族官员们也多爱下班后,穿上便服混在老百姓中去玩乐。

    但宋御史不同,他出生贫寒。为人方正,是清流中都少有的清官,为人不畏权贵。不爱钱财,不好美色,一般不与同僚闲逛瓦子,个人也没什么癖好,除了好奇心过重。爱好八卦外。

    宋御史的爱好多数表现在下班没事就皇城附近几个官员贵族府邸聚集地闲晃,窥探同僚动作,看看各个勋贵动态,家里有没有发生什么事儿来着。

    大到张家李家结党营私,搞聚会,小到官员妻妾通房数量。甚至于阁老掉牙掉几颗,他都打探得清清楚楚。

    他这种癖好和兴趣让大胤朝的勋贵世家、官僚富商都是又恨又怕,外带恶心。更多的是无可奈何。

    你还不能说他有错?无聊?变态?

    他的工作就是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的失职和不法行为,他这种没事就跑到人家家门口闲逛的行为不正是兢兢业业为大胤朝廷效力的行为吗?

    这种废寝忘食一心办事的行为,陛下当然只能嘉奖鼓励,再来宋御史爱盯人,陛下觉得只要不盯着他的后宫吃穿就成。旁的大臣与他何干。

    陛下这一鼓励,导致于宋御史越发爱上了他的八卦、弹劾事业。

    他不仅自己没事闲逛。看看附近有没有什么新鲜事儿,还养了一批家奴,没事就绕着皇城一圈子逛,看看有没有新鲜事儿,看看有没有不平之事,或者勋贵世家官僚是不是在附近又干了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让他第二日有东西上朝弹劾、纠察官僚勋贵。

    宋御史的行为让小心又小心的朝臣不断地被弹劾,几乎人人都被骂习惯了,让宋御史对他的事业少了几分热情。

    正当宋御史悲剧最近没什么新鲜事儿,大理寺就发生商人子撞大理寺大大门伸冤的事儿,他得了家奴的消息,一下子就乐了。

    抢在大理寺上告前就弹劾了大理寺玩忽职守、尸位素餐,拒不受冤案,导致老百姓求告无门状院墙什么的。

    谁料大理寺卿裴希是个狡诈的,知道御史台盯上他了,当即就将案子上报朝廷,还告之涉及了林国公府什么的。

    宋御史棋差一步,心里毁啊,又让人偷偷查探了里面涉及了明献宗姬嫁妆私租之事,立马弹劾国公府强霸孤女遗产,多处违法乱纪行商贾之事,又弹劾国公府以权压人,强抢民财,逼杀良民等等诸如此事。

    没想到牛阁老倚老卖老,提前进宫求了陛下恩典,竟然想将案子压下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当做国公府与商户经济纠纷,罚了国公赔偿商贾银钱就草草了结。

    更可恶的是御史台的奏折竟都被压在内阁里,陛下见都没见着。

    宋御史自然不甘心,他最看不惯这些内阁大臣包庇家中子弟,何况案中还涉及了忠义之士的后嗣,他一想到类似于林玉煊这样的大臣为国捐躯后,他们的子嗣还需要受权贵欺辱,朝廷不仅不庇护,还纵容,他的心头血就气了出来。

    只是今上受了蒙蔽,牛阁老又亲自下保证定会管教国公府,庇护明献宗姬,他们又没有国公府虐待宗姬的证据。

    可真是邪不压正,天助义士,宋御史刚恹恹出了皇宫就听到下仆禀报,国公府打杀了明献宗姬身边的老奴,这老奴还是其母的乳母。世人重孝道,乳母相当于小主子半个母亲,再来此老奴还是崔诗韵的乳母、明献宗姬的教养嬷嬷,简直是比打了林熙菡还过。

    这可是实打实的欺辱宗姬的证据,何况听奴才禀报中,国公府不仅打杀了明献宗姬身边的人,还查收缴获宗姬屋内一切东西,甚至放话说打杀了宗姬不过是个病逝的事儿。

    明献宗姬既然封了宗姬,就算半个皇家人,与蔑视皇权简直无一二。不说国公府遭罪,就连做担保的牛阁老也犯了欺君之罪。

    宋御史掌握这等子天大的把柄,如何不得意,他一出宫门就连轿子也没做,直坐马车追着兰嬷嬷等人过来。

    “老人家。你有什么冤屈,就快快禀报来吧。”宋御史气喘吁吁地从马车上爬了下来,一上来就直奔主题。

    兰嬷嬷一见,心道来了,面上露出一脸苦相,哭道,“大人,快快救救我们家小姐吧……”

    兰嬷嬷一通哭诉,就絮絮叨叨地将国公府平日里如何欺辱刁难林熙菡,如何逼迫林熙菡交出根本不存在的林玉煊墨迹。甄夫人等人又如何强抢林熙菡身边物什,打杀她们这些奴婢,又将她们撵了出来。

    宋御史听得义愤不已。又看兰嬷嬷形容狼狈,一把年纪哭得凄苦可怜,心里也是万分同情。

    又在一群老奴磕头谢恩和一群围观者鼓动下,当即带着兰嬷嬷进宫面圣去了。

    至于兰嬷嬷其他跟出来不够聪明的粗使婆子,自是不能进宫面圣。兰嬷嬷撵了他们去崔家报信,后续就交给崔家处置了去。

    宋御史本就是老愣头青,他这样的人能混到如今官职,除了本身才华,就是气运过人,他是半点不顾及牛阁老执掌近半的朝廷势力。也不害怕牛党一脉的算计,更无畏陛下已经给牛阁老通融了。

    反而在一群围观老百姓青天大老爷的鼓动下,愣是差点闯宫门。让刚进内宫的陛下,不得不接待了。

    兰嬷嬷一身狼狈的见了当今皇帝宪宗,宪宗少年就与林玉煊相交,自是对兰嬷嬷印象深刻,没想到保养过人、气质堪比贵妇的兰嬷嬷苍老衰弱。形容狼狈,竟然比他见过的冷宫婆子还枯槁凄惨。这下冷情的宪宗也于心不忍。

    宪宗念及往昔情分,当即赦免了宋御史闯宫门之罪,又听兰嬷嬷的艰难叙述,以及宋御史脑补的各种添油加醋,瞬间就对国公府厌恶不已,将对老林国公的愧疚抛在脑后。

    碍于后宅之事,隶属妇孺所管,他插手过于小气,只让人追究林国公诸多罪事,而将牛老太太婆媳交给了皇后处理。

    宪宗皇后一向对牛阁老、楼阁老两党印象不好,多年前崔氏事情对牛老太太婆媳所作所为早有耳闻,又因四年多前崔林官司对国公府影响糟蹋,特别是林熙蕙七夕宫宴上自作聪明,设计算计其甄玲和楼家女,就对这能教出这样闺秀的林国公府不抱有任何好感。

    这也是宪宗皇后明知楼家姐妹宫中算计林熙蕙,她亦不曾插手半分,让她自生自灭的原因所在,不然宪宗皇后又不是大胤几代不得宠又无势的皇后,何至于不知道楼家这点子势力的活动情况,只是她懒得插手而已。

    但宪宗皇后没想到的是,林国公府再一次下刷了她的想法。

    国公府不仅是没规矩,妇孺乱权,愚蠢无比,自作聪明,而且是无法无天的蔑视皇权。

    宪宗夫妇给林熙菡一个宗姬的封号,不仅仅是奖励林熙菡,更多是作为一个长辈对林熙菡的帮助。

    林熙菡无父无母,属于大胤五不娶,日后出嫁难,这样在一个女子为家族谋利的世家环境中,林熙菡价值不大,自是不受家族重视,会饱受诸多苦楚。

    皇后娘娘心中知道女子难,故提及要给林熙菡一个宗姬的封号,好保住林熙菡在家族中的地位,也同时对世家朝廷表示了宪宗夫妇对林熙菡的重视和喜爱。

    要知道大胤不仅爵位难得,皇女封号更难的,在这个讲究多子多孙的社会,皇家女子多不胜数,但真正有封号的寥寥无几。

    不说王爷皇子女无封号,就连陛下亲女也不会在未出阁前分封。

    而林熙菡不仅有了宗姬身份,还有了明献封号,明为日月,一般只有得宠皇女才有次封,献有贤者之意思,又象征着宗庙犬。犬儿,犬儿,里面包含了宪宗夫妇其实心中将林熙菡当做自家子侄的意思,并不是外人所想的,林熙菡献了书,陛下所奖励来着。

    这个封号,皇后夫妇早在多年前就打算在林熙菡及笄之时赠送,方便她嫁娶,又免除旁人算计和欺辱,好让她顺利长大。

    只是没想到国公府明知林熙菡已经有了族姬身份,还处处刁难,让林熙菡处境艰难,不得不献书谋求,皇后娘娘夫妇这才提前将封号送给了林熙菡。

    林熙菡献书时并不知道,林玉煊其实多年前就已经将他觉得堪用之物,早早就偷偷备份送给了今上夫妇。

    皇帝夫妇没有执行的原因是朝廷党争严重,没有找到合适的人去操持这些,原打算林玉煊站出来倡导这些,只奈何林玉煊出事去了,林熙菡献书,也好给了皇帝夫妇借义士之口,鼓励大胤朝百姓更换粮种,没有将功劳交到任何党派手中。

    听了兰嬷嬷的叙述,皇后颇为惊讶,实在是太过……

    皇后娘娘无法形容心中所感,只让秋白去领了牛老太太婆媳来处理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