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贸易

旻宁 / 著投票加入书签

58小说网 www.58xs.io,最快更新在古代打酱油的日子最新章节!

    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今上在崔阁老的番货坊参了股拿大头,对于自家半个产业,自是百般照应,当夜就让衙门里给备案,造册,甚至还给番货坊在番坊(外国人居住的地方)番市(外国人做买卖的地方)特批了地契和商契。

    这下崔阁老这个假番货贸易由于陛下这么一出,倒把假的做成了真的,就连番人也皆认为这个被陛下命名“恒兆祥”俗腻名字的商行是真的番货坊,以至于若干年后其他商行联合揭穿恒兆祥里面的猫腻,百姓也皆不信。

    崔阁老那边的产业搞得风风火火,林熙菡献了暴利买卖,手上产业均是平稳买卖,没什么得利的。

    一时闲了下来,等梨珠上了盏玫瑰清露,林熙菡才陡然想起前段日子,林熙薇姐妹调香做胭脂时,她琢磨着要不把番国的香精露子给搞了来。

    便传了信给赵冬兄弟,看看能不能掳了些懂香精露子的番人。

    番人擅工器,哪怕是林熙菡这类自负天朝上国的大胤朝贵女亦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就拿清露这类吃的露子来说吧,大胤朝也是有这类花草露子的,最有名的就是木樨清露和玫瑰清露两种,最早出现于汉朝景帝年间,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流行各种香羹、香饮、香膳。

    等到女帝时期,女君皆爱此类雅好,更让这类花草香料与饮食结合的越发密切,最有名“天香女王”发明了近上百种香料、香饮、香食。

    例如流行于大胤朝菊花宴上一道主菜“蟹酿橙” 用菊花、香橙与螃蟹一起腌熏制成的,宴会上的用“金饭”也是菊花、甘草汁放入米中制成,可明目延年。

    还有众所皆知的用桂花制成的广汉糕、苍耳制成的苍耳饭都是追根久远。

    可就是这样,林熙菡还是不得不承认番人制作的各种香露、清露和香精的确比大胤朝的好,除了种类繁多,更多的是他们的香精露子更纯更清澈。闻起来更清雅。

    以至于价比黄金。

    当然大胤朝的清露香料也是不便宜。

    大胤朝的清露贵在成本和工艺,例如上贡的江南木樨清露就是采用烧酒蒸馏法制成,碍于技艺据说千斤堪一勺,耗资甚广。年年进贡仅几十小瓶,就连皇后娘娘手上亦不过两瓶而已。

    但藩国的清露就不同了,不仅看起来比大胤朝的清露纯净,制作耗费的花木也少之又少,只是碍于交通不便,海上风险大,才年年居高不下。

    林熙菡若是掳番人到大胤朝制作清露。又少了成本,又不用担心海上风险。

    再来便是番人在大胤朝制作不出纯净的清露,那些残次品做成洗漱的香露也是利润不菲的。

    林熙菡的一番打算看似简单。做起来却难,林熙菡唤了踏浪这个刚培养出来专门负责接应赵冬赵春藩国贸易的小厮。

    踏浪显然知道林熙菡要问什么,很是干脆答道,“赵大爷口信说锡兰、三佛齐、巴林冯这类南海藩国生产香料,哪里的番人恁是不值钱。早几年桑园织坊工匠不够,赵大爷就掳了一堆番人,里面就有好几个擅长制作香料的。”

    林熙菡点点头,番邦小国多战争,百姓辛苦,对于到大胤朝做工皆是欢喜异常。这几年桑园开办,林熙菡连连从海外运人,还真运了不少技艺精湛的工匠。

    比如这次献上的金衣制作方法就来自小国吉兰丹。

    只是这类小国擅长制作香料。蒸馏法却与大胤朝土制蒸馏法大同小异,大胤朝又没有南海藩国气候炎热,花草繁盛,做起来成本也少不了多少。

    “我听说大食、波斯、大秦等地已经有蒸馏出来的上好清露香料,赵冬来口信不曾提到吗?”

    “提是提了。主子还是您看吧?”

    踏浪有些犹豫。还是将信件取了出来,递给林熙菡。林熙菡仔细一看,才明白为何。

    大秦前段日子刚刚结束内战,现如今想要再去掳人有些难,老百姓刚刚安定下来,更是故土难离。

    而大食、波斯等地属于中陆比较强盛的国家,他们也是多与大胤朝通商往来,自是不会好好上国良民不做,跑到别处做起了奴隶来的。

    林熙菡心中一叹,这香料清露的技艺还真是难拿。

    “咱们不与示巴通商吗?”

    林熙菡又想到林玉煊记录的胶州通商的《藩国造册》里面有提到示巴盛产香料来着。

    林熙菡少年对前朝女帝王朝极为感兴趣,但大胤朝对前朝噤声,林熙菡很难了解更多的酆矢王朝,而示巴这个同样女王登基的王朝自然引起了林熙菡的关注。

    踏浪原先就是跟着赵冬跑腿的海上贸易的小厮,他对林熙菡手下海外贸易的地点还是相当清楚的,细想了一下,还是摇摇头道,“示巴离得远,那里又多瘴虫,极为容易生病,咱们船从没开过去那里,胶州的海船也是少有去的。”

    林熙菡笑笑,她也只是想到了,才琢磨了起来的,《藩国造册》上还真没提到大胤朝与那儿通商过,只是提到早年有人去过那儿。

    “有靠着示巴,又与大胤朝通商的番国吗?我想着这小国地儿不大,离得近的几个国家总是气候生产差不多的,指不定他隔壁的番国亦是生产这类香料的。”

    林熙菡一说,踏浪就想起来笑道,“主子不提,小的还想不到来着,斯伽里野国离示巴不算近,气候却多是相当的,那儿多有柠檬香,也和咱们通些商。再来斯伽里野人擅造酒,酒纯净,香露需蒸馏,想来酒蒸馏也是想通的。”

    林熙菡听了亦觉得有理,要道,“那儿远了点,也不知道国家强盛与否,能不能带些匠工。”

    “主子,这您放心。那儿的人小的还是知道些。那儿和咱们大胤朝不一样,成日里战争,大秦人来,大食人来,人不甘休的,斯伽里野人也分不清自己是哪国人了。大秦、大食这几个大国强盛咱们掳人不容易,可到了那儿却是再容易不过的了。”

    “你们悠着点,大胤朝可是抓海匪的。”

    踏浪笑里有几分贼,林熙菡有些头疼,早几年。林熙菡就知道这些海上贸易的没几个老实,多是大国交易,小国横抢。一看踏浪的样,怕是他们没少抢劫掠夺斯伽里野国。

    “嘿嘿,小姐,小的们知道来着,咱们是大胤朝良民。“

    对啊。是大胤朝良民。却不见得是其他国家的。

    林熙菡心里有杆秤,这她虽然同情藩国人,但海上贸易的商贾皆是如此行事,她也不能逆了这规则,再来赵冬赵春替她办事儿的,她不能给好处。还能阻了他们的门路不成。

    “心里清楚就成,进了胶州卫所的海线,还是放了旗帜。老实办事,隔几天,怕是陛下又要抓起这块来着。”

    林熙菡说得是,踏浪也严肃了起来,这几年宪宗和勋贵世家争夺海上利益。掐住了许多利润源头,让大胤朝的世家勋贵不得不和朝廷共分利润。

    “小姐。若是同意了,小的现在就去传信,明年夏天,就能掳了斯伽里野国(大概西西里岛附近)的人。“

    “成,顺便多看看当地的特产果种和旁的匠师技师,指不定日后还能用到。“

    林熙菡的习惯,家里的奴仆皆知,她一提,踏浪就连连点头。

    “那你去吧。“林熙菡见没的事儿,就放踏浪下去。

    “诺。对了……

    踏浪陡然想起什么来,出了书房门,又转回来道,“小姐,还有一事儿。“

    林熙菡抬头。

    “赵二爷走的西北商路,前段日子也赚了不少银,却都投到了幽州老兵残兵赡养上面去了,账上半点银子都没留。”

    林熙菡不大过问赵春的内陆藩国买卖,盖因那处儿的买卖皆是老国公再世和卫所、幽州十三省的地方武官合作的,利润看似大,到手的却不多。

    更主要的是这部分利润林熙菡已经让赵春随原先的例,将买卖收益用于支付那批跟着老林国公打仗的残兵家属。

    老林国公最后一次对抗蛮族的败仗,虽然是被朝中人出卖,泄露的行军图,才败了战,死伤惨重,但到底是老林国公做了指挥。

    如今那些士兵死的死,残的残,他们和家人皆没了生计,朝廷补恤得再多也是不够的。

    林熙菡留下幽州买卖的利润用于赡养这批士兵,也算是全了老国公生前旧愿。

    “这我是知道的。几个月前我就让赵春将利钱用于赡养林家老兵。”

    林熙菡叹了口气,她也是牛老太太死了才知道,老林国公将他手上的走马买卖交给了国公府,就希望国公府能够继续资助残兵老兵,没想到牛老太太也是心黑的,半点不留,进了她的私房。

    后来一个抄家更是进了国库。

    那些老兵残兵自然没着落了。

    林熙菡知道后,就将西北的买卖利钱用于完成老林国公遗愿。

    钱这东西,自是越多越好,只是对于林熙菡来说,多了是锦上添花,没了也不痛不痒,可对于那批老兵残兵却是救命银子。

    林熙菡一想到刚看到来求救的老士兵,打了一辈子仗,浑身是伤,却拖着一条残腿,走了几年,爬到国公府求助。

    还有赵春来信,说的惨状,林熙菡心里就难过。

    她觉得幽州这些老兵残兵是守护大胤朝的勇士,却老无所依,残无所靠,实在让人心痛。

    踏浪见林熙菡神色不做伪,说得又干脆,才松了口气,神色却没轻松。

    “踏浪,你是不是还有事儿?”

    林熙菡问了踏浪也不敢隐瞒,又道,“赵二爷觉得他做了买卖,却没给小姐带来利润,亏得紧,心里不痛快,于是……”

    “难到老兵营的银子不够,还是什么?”林熙菡有些担心赵春不愿意出银子,亏了老兵营的用度。

    林熙菡心里清楚如今老林国公不在了,西北的商行利润看着大,却受上面层层盘剥,再加上老林国公的政敌对付,利润实在不算多。

    何况要养五千余户家庭,怕是不大够的。

    “没的,没的。二爷办事不会阴奉阳违的。”踏浪保证道。

    “只是二爷在兵痞中待多了,那些老大爷不服老,前段日子溜达出去赚了些花花银。”

    踏浪嘿嘿笑笑,故作憨厚,林熙菡却看出憨厚皮下的奸猾。

    “赵春竟然和一帮老人家做了响马去了。”林熙菡哭笑不得,好好买卖不做,做起了土匪。

    “也不是,也不是。”踏浪狡辩,“只是偶尔杀富济贫来着。”

    “都是西北那些子黑心肠的,吃独食,欺负咱们没人,压得我们买卖做不成,咱们就教训一下他们来着。”

    “哼——”

    林熙菡冷笑,也懒的和踏浪狡辩是不是做了土匪,只道,“做了多久了。”

    “没多久,就半个月来着。”踏浪见林熙菡神色不对,也不敢隐瞒了。

    “你们怕是劫了几个镖了,原是不说,如今怎么说了起来的。”林熙菡肯定道,“怕是劫了硬杠子了。”

    “这个小的不太清楚。只是赵二爷传了口信,说最近送来的这批货物要打散了混卖,最好给大爷送到海外去来着。”

    林熙菡心里其实对赵春黑吃黑劫了幽州官员奸商的货物不甚在意,只是对赵春半点没回报,做了这事儿,有些不快。

    林熙菡不发话,踏浪只好把赵春的信递给林熙菡,又道,“二爷,说要是小姐生气了,就让您看这个。”

    林熙菡一看信,神色才微缓,原这赵春劫镖也是无奈之举,全然不仅仅是西北入不敷出,支付太大,更多的西北打压太厉害了。

    林熙菡心中暗叹,“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林熙蕙惹事,国公府买单,最后还拖累自己这个不相干的。”

    看来还是要回京城一趟来着。

    安稳日子太短了。

    林熙蕙惬意的躺在软榻上,裹着毛皮大毯,温着小壶酒,吃着丫鬟递上来的烤肉,一边晒太阳,一边赏梅。

    河间王世子果真如前世般对她痴心不改。

    河间王世子哪怕被河间王揍了一顿,就关在了京城王府,都不忘替林熙蕙安排妥当。

    不仅将名下的产业都过给了林熙蕙,还将身边得意的丫鬟和贴身护卫均遣了来照顾林熙蕙,就怕她受了人欺负。

    更主要的是河间王继妃,这个与林熙蕙 有着血缘关系的继妃出于什么心态,对林熙蕙亦是百般维护,甚至还不顾身份的带着她去了几次花宴。

    林熙蕙甚至一度觉得国公府没了也没什么不好。

    至少她在国公府的时候也没如今这么顺心顺意,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长辈呵斥制止,也没有兄弟姐妹嫉恨下绊子。